推广 热搜:

2019年上海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7.3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同步测试

   日期:2025-04-13     来源:www.q5999.com    浏览:523    
文章简介: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课时同步练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借助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自主预习    要素感知   要素燃烧条件的探究 1. 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课时同步练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借助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自主预习    要素感知

 

要素燃烧条件的探究

1. 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步骤: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分别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薄铜片上,用酒精灯火焰对铜片中部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面上,用一个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集训    巩固提高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借助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借助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拥有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失火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准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B. 撤离可燃物

C. 减少可燃物的失火点                        D. 减少可燃物的温度

3.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是什么原因与另外三支不一样的是

A              B               C                  D

4.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肯定的温度

B. 现象①②说了解磷的失火点比红磷的失火点低

C.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5. 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Ⅰ中蜡烛熄火,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 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含隔绝氧气、减少温度、隔离可燃物

C. 实验Ⅲ中蜡烛熄灭,由于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 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以燃烧、不支持燃烧

6.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洞企石路和葵蓬路交界处一仓库发生失火,仓库被夷为平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棉被盖在火上,可以隔绝氧气

B. 失火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飞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 只须达到失火点,可燃物必然会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肯定还会发生爆炸

7.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借助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 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由于减少了蜡烛的失火点

8.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要。

2019年8月某工业园内一厂房发生了一块失火。

①从燃烧条件剖析,仓库内存放的很多塑料饭盒、泡沫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仓库等建筑物一般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剖析,洒水有哪些用途主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你遇见类似的火情,应一边自救,一边拨打火警电话。正确的自救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警电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飞速逃离                   B. 120

C. 站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                     D. 119

剖析如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失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觉得“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失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借助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失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的常识后,小明进行了有关探究:

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日常察看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总是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总是不容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觉得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容易熄灭,请说明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某消防战士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大家需要学会一些消防安全常识。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灾难发生后,非常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失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楼失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手段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举一个日常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依据此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水平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写出CO、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开关等部件组成的,国内“西气东输”工程,可改变东部居民的生活用气,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若进气管不变,则改造未来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燃气灶相比,进风管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素感知

要素1.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失火点  2. 酒精燃烧、水不可以燃烧  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燃烧  乒乓球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燃烧,滤纸碎片没燃烧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失火点  被罩住的蜡烛熄灭,没罩住的蜡烛正常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有氧气  

 

课后集训  巩固提高

1. D  2. A  3. B  4. B  5. B  6. B  7. C

8. ①可燃物  ②减少温度到可燃物失火点以下  ③A  D  ①不合理  ②M  N  

9. 乒乓球碎片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失火点  小木棒温度不容易达到失火点  失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失火点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  

10. 可燃物  氧气  119  使温度降到失火点以下  炒菜时油锅失火用锅盖盖灭  

11. 2∶4∶1  6∶1∶4  2CO+O2点燃2CO2   CH4+2O2点燃CO2+2H2O  直径增大  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甲烷消耗的氧气较多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